網誌 – 童軍知友社賽馬會啟業青少年服務中心 https://kyit.sahkfos.org Mon, 27 Nov 2023 06:54:05 +0000 zh-HK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5.3 https://kyit.sahkfos.org/wp-content/uploads/2022/04/cropped-scout-logo-32x32.jpg 網誌 – 童軍知友社賽馬會啟業青少年服務中心 https://kyit.sahkfos.org 32 32 親子溝通:聆聽孩子的聲音 https://kyit.sahkfos.org/%e8%a6%aa%e5%ad%90%e6%ba%9d%e9%80%9a%ef%bc%9a%e8%81%86%e8%81%bd%e5%ad%a9%e5%ad%90%e7%9a%84%e8%81%b2%e9%9f%b3/ Thu, 18 May 2023 11:03:22 +0000 https://kyit.sahkfos.org/?p=8821

親子溝通:聆聽孩子的聲音                                 倪淑儀

 

很多人會問:我該如何建立良好親子關係?其實大部分親子關係的問題癥結都源自溝通。聽過不少家長認為:「我每日花了不少時間照顧他們,應該都幾好!」;「我知道子女的喜好,我的安排他們都中意」;又或者「我常常帶他們外出玩樂,我覺得大家關係很親密」。長時間共處是否一定關係親密衝突、爭吵又是否等於關係惡劣?

 

關係,從來都是一門艱深的學問。若然衝突、爭吵是一個幫助我們互相了解、學會尊重的過程,那麼衝突不一定是壞事。記得多年之前,電視廣告常出現這樣一句「子女好與壞,在乎溝通與關懷」?溝通第一步是學會聆聽。聆聽,是指家長在撇開個人需求,所聽到子女分享重點,從而洞察子女需要。能否做到洞察對方需要,就視乎家長本身的「個人覺察能力」。從覺察自己狀態(如:行為、內在情緒、想法、價值觀),轉移到觀察對方的狀態。(Steinebach & Langer, 2019

 

近日和家長聊天,她分享不少與兒子有關的感恩和快樂的事。尚記得跟進這個家庭接近兩年的時間。當初接觸家長,家長對兒子的行為常常感到嬲怒,會將學校的投訴,直接理解為兒子在學校做錯事,因而令家長蒙羞。

 

明白蒙羞這感受是家長第一步的自我覺察。蒙羞原本包了忿、不滿、羞愧、難堪。當家長覺察這些感受出現是源自把兒子的行為等同了「媽媽」這個角色的表現。兒子得到他人欣,「媽媽」會驕傲,因為多少等同了自己管教得好相反地當兒子被投訴便是「媽媽」做得差。其實我們有不多不少這類的社會期望隱藏在潛意識當中正正影響著我們,而卻未有覺察。

當家長覺察「蒙羞」這份情緒時,她發現這情緒包1. 內心載著他人對兒子的不滿2) 兒子為自帶來投訴的不滿3)自己對自己的不滿做不到社會期待的「好媽媽」的標。當媽媽對這些不滿時超載時,便不自覺地把忿怒,直轉移至兒子身上。家長終於明白負面情緒的出現,讓她無法安定地聆聽以至了兒子的處境。這情況下,良好親子溝又如何做到

 

經過輔導介入,家長學到新的親子溝。例如:家長收到班主任的電話時她先用呼練習覺察自己的心情狀態:原來當聽到老師轉述時她會對自己感到失望。於是她會先消化這份心情(嘗試明白自己的期望和失望)。當家長能夠把「媽媽的價值與能力」與「兒子的行為表現」分開來看。這樣家長便能真心聆聽與觀察兒子的狀態—好奇兒子在學校遭遇了甚麼事。

 

原來兒子上課時被班主任責備,指他騷擾隔位同學,而兒子對此感到忿怒及不公平。於是他情緒激動地大聲回應班主任以表達內心的不忿。當然這樣的反應不了地又再次被老師責罰,兒子亦更不滿了。

與之前感到苦、無力的狀態不同,家長能聆聽與觀察兒子的狀態,進而拉近彼此的關係;讓家長明白兒子的行為不完全是他單方面的責,從而對兒子有多一份同理心。結果家長能體會兒子的經歷,感到兒子受傷、尷尬、委屈,或者快樂、驕傲等等感受。這一切的改變只因家長學會「聆聽」。當然,聆聽不代認同兒子不恰當的行為,而是家可選由「同理心」開始再慢慢對兒子進行教導。家長能夠劃分兩人的情緒界線,從而明白自己,亦都了解兒子。這樣,他的關係變得既獨立又親密。

總括而言,良好親子關係在乎我們如何與對方溝通。不同形式的溝通,即便是吵架好、聊天好都有助我們對彼此有更深入的了解,重要的是我們在不同的情緒中覺察自己的內在期待與渴望;同時聆聽子女內心的感受和需要。這樣便能建立起心靈上的親密感到良的親子關係。

 

]]>
表達藝術於精神健康的應用 https://kyit.sahkfos.org/%e8%a1%a8%e9%81%94%e8%97%9d%e8%a1%93%e6%96%bc%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7%9a%84%e6%87%89%e7%94%a8/ Tue, 28 Feb 2023 16:07:00 +0000 https://kyit.sahkfos.org/?p=7793

表達藝術於精神健康的應用

表達藝術是甚麼?
表達藝術是一個運用多元化媒介表達言語及非言語的介入手法,在運用不同媒介表達的過程中促進個人的成長及療癒過程(Malchiodi, 2003)。在表達藝術中,藝術的形式可以非常多元化,包括:身體律動、繪畫、塗鴉、音樂、戲劇等。
運用藝術創作與創作人的內在聯繫,轉化當刻的感受及思想;從而達致治療效果(Rogers, 2016)。因此我們相信表達藝術與情緒健康有著密切關係,表達藝術亦有助青少年的情緒表達及抒發,從而讓青少年在過程中照顧自己的精神健康。

表達藝術如何應用於精神健康

啟業中心以過藝術促進青少年表達及抒發自己情緒的活動,包括:流體畫、酒精墨水、戲劇及音樂等。例如酒精墨水小組的參加者,分享創作的過程中運用不同的顏色,以及嘗試不同顏色的融合變化,留意到自己當刻或近日的一些情緒狀態,如緊張、害怕、擔心會運用冷色調的顏色。同時,參加者亦會就作品與自我內心的連結進而聯繫到自己近日的狀況或自己一些個人經歷,並在表達及分享這些連繫當中得到一些舒解及啟發。無論是不同形式的藝術,創作的過程讓人能抒發自己有可能未察覺的情緒,而創作後的梳理及整合則讓人覺察自己當刻或近日的情緒狀態。

中心動向

中心未來亦有不同藝術媒介活動,期望能夠讓青少年透過不同的藝術媒介抒發自己內心的情緒。除了以上提及的藝術媒介,中心亦讓藝術元素電子化,製作了應用程式,進一步讓青少年透過電子程式認識自己的情緒並關顧自己及他人的精神健康。如「知心繪本 – 爸爸的神奇背包」電子繪本,當中除繪本外,亦有賽車遊戲及冷靜瓶活動,讓使用應用程式的青年人學習情緒管理。

如對中心的藝術活動有與趣,可與啟業中心職員聯絡了解更多。

參考資料

Rogers, N. (2016). Person-centered expressive arts therapy: A path to wholeness. In Approaches to art therapy (pp. 230-248). Routledge.

Malchiodi, C. A. (2003). Expressive arts therapy and multimodal approaches. Handbook of art therapy106, 119.

]]>
特殊學習需要與生涯規劃 https://kyit.sahkfos.org/%e7%89%b9%e6%ae%8a%e5%ad%b8%e7%bf%92%e9%9c%80%e8%a6%81%e8%88%87%e7%94%9f%e6%b6%af%e8%a6%8f%e5%8a%83/ Wed, 01 Feb 2023 05:00:47 +0000 https://kyit.sahkfos.org/?p=7512

特殊學習需要與生涯規劃

用形容詞去描述受SEN影響的學生,讀者會第一時間想起哪個/些詞語?有特殊學習需要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比一般同齡人需要面對更多的困難及挑戰。因為長期被污名化,主流社會多聚焦在他們的問題,包括負面情緒及衝動行為等問題上,很多時他們均會被認定其能力較其他人弱,因此他們的自我形象普遍較低。而對於其生涯規劃的設計往往受著很多的限制,甚至會覺得無從入手,他們身上被貼上了不同的負面標籤。

 

受特殊學習障礙(SLD)影響的學生有不同的既定形象,他們有發展性協調障礙,往往因這些系統未能協調地運作,引致大小肌肉上的不協調,所以他們時常出現不靈活的現象,而坐立不安的情形。他們也可能只是因為取不到重心平衡,而並非是好動、頑皮的表現,可惜他們往往被誤會為笨手笨腳、坐不定、頑皮、過度活躍及搗蛋等。而受讀寫障礙影響的學生最常被定型為懶惰,工作效率、無記性,不用心學習。難與理解及蠢的標籤最常出現在受特殊語言障礙及特殊數學運算障礙的學生身上。而受視覺空間感知障礙的學生則會被視為寫字醜樣、無耐性及做事馬虎等。在主流下這些學生的校内學術成績都太好,難以符合就業市場的需要,當進入就業市場,在面試時對答及表達弱,文字書寫欠佳,一般情況下他們在求職面試階段就已經早早被否決。

其實如何在特定的環境、統一的要求下,讓有不同特質及強弱的學生,可以找到屬於他自己的位置/可以發展的空間呢?著名科學家愛恩斯坦有一句名句「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靠爬樹的本領評斷一條魚,那條魚會一輩子相信自己很笨」。當本社同工在協助學生設計生涯規劃的時候,是否有透過活動的設計去帶出受SEN影響學生的長處,同時避開他們的短處/限制呢?到底是要培訓一條魚去學識爬樹?還是為魚創造一個可以暢泳的環境?這是一個很值得每一位從事協助受SEN影響的學生製訂生涯規劃的同行者深思的問題。請各大家一起努力,不要讓受SEN影響的學生因為同工的設計而變笨!

特殊學習需要學生於成長過程比一般同齡人面對更多的困難及挑戰。因為長期被污名化,主流社會,多聚焦在他們的問題,包括負面情緒及衝動行為等問題上,很多時他們均會被認定其能力較其他人弱,因此他們的自我形象普遍較低。而對於其生涯規劃的設計往往受著很多的限制,甚至會覺得無從入手。不過我們相信青少年擁有獨特的潛能,在其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中,必須透過體驗和實踐,不斷地探索和發揮,以一個優勢視角的取向,開展一個屬於他們的生涯規劃。

介入策略:全人發展介入模式

有見及此,童軍知友社發展全人發展介入模式,協助SEN 學生建立適切生涯規劃;讓他們更有效認識自己,有利發展其獨特性,且協助他們突破其既定的框架,讓他們更容易投入到「自己」以外的生活圈子。

工作員參照了美國伊利諾大學Swain教授於1984年提出生涯金三角,一般學生的生涯規劃包括4個部分,自我認識、教育與職業資訊、個人與環境層面及訂立個人目標,並以優勢視角(Strengths Perspective)(Rapp, 2007),放大SEN學生潛能,嘗試發展他們能力、發掘SEN學生的資源,善用SEN學生的特性,讓SEN學生在生涯規劃上的不同範疇看見自己的能力與資源。(Saleebey, 2013).

在活動推行及設計上,作者在全人發展介入模式,加入可轉移技能(Transferrable Skills)及「發掘、強調、探索與利用他們的優點與資源」理論。由於學生對抽象思維能力普遍較弱,利用「可轉移技能」(Transferrable Skills),協助SEN掌握及善用特質將所具備的技能轉移/情境轉移,讓SEN學生能代入情境,提供實踐的平台,例如: 實體體驗,讓SEN學生可以累積及建立正面的學習經驗帶入工作情景或融入社會,建立、累積正面的學習經驗及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以便應用於日常生活學習當中。此外,作者加入Saleebey 在1997年提出的「發掘、強調、探索與利用他們的優點與資源」,在每個階段後,訂立短期目標、進行實際體驗、檢討及行動四個步驟,來直接幫助案主達成他們的目標。最終希望能透過全人發展介入模式用來作為各活動的基礎,突破SEN學生的困難,務求令SEN學生得到全人的發展,一個適切的生涯規劃。

推行計劃

我們就SEN學生的生涯規劃,利用「全人發展介入模式」,在不同的部分都作出相應的調整。

第一個階段是自我認識的階段,當中包括:興趣、能力及價值觀。工作員會會使用各種實用工具,例如: PD 性格透視、Holland等作測量工具,協助他們了解和尋找在學校中的角色及發展方向,擴展興趣,發展潛能。過往的性格測試,一般以文本設計及填寫為主,對SEN的學生未必合適,甚至影響他們對自己測試結果。當中工作員在活動設計上,採用多圖少字的方法及不同的特效,以致題目變得淺白易明,易於作答,並配合配合遊戲、走動、體驗進行測試,體驗與性格相關的小遊戲,增加活動的趣味,令SEN學生認識有關生涯規劃的知識,以協助SEN 學生計劃下一個階段的體驗或計劃。例如:以手機軟件進行遊戲體驗進行性格測試及進行扭螺絲的體驗,進行性格測試體驗,在當中協助學生了解和尋找在學校中的角色及發展方向,擴展興趣,發展潛能。

第二階段是教育及職業資訊的階段,在一般的生涯規劃上,在這階段向學生說明比較多有關教育的資訊,升讀大學的方法以及途徑。但對於SEN學生來說,主要以體驗、參觀形式為主,希望讓SEN 學生親身走進職場環境,減少抽象的思維,從而了解更多。第一,加長、增加潛能發展班的時間和次數,讓SEN學生體驗更多。第二,將不同工種的工作細節拆細,每個步驟教授,並在小組當中體驗。例如: 教授碎紙工序時,一步一步指示SEN學生,甚至可以示範一次,SEN學生跟隨做一次。第三,重覆同一步驟多次,讓學生可以重溫及加強記憶。第四,學生對文字或與人溝通的部分較弱,提供多次的模擬面試及簡化求職信、履歷表,讓SEN學生做好準備。例如:過往在工作實戰小組,SEN學生對面試的衣著要求不理解,故工作員會陪學生生前往一些時裝店講解及選購。

此外,工作員在選擇職業類型的時候,會選擇技能性較多的職業。因為技能性的職業不需要太多書寫的能力,講求的是實際的操作。對SEN學生來說是比較生動而不沉悶,又容易掌握及實踐,令他們建立成功感。這令他們開始思考自己是否有能力擔當此職業。同時,在簡介一些職業的同時,亦展述相關職業的出路,讓學生知道社會上是有多元發展,不只是只有大學一條路,令他們雖然在學業上感到挫敗,但會對其他職業產生興趣,從而訂立自己方向,發展自己的路途。

第三階段是個人與環境層面,環境,指阻力或助力(如家人反對等)。在普遍的SEN學生的家長,家長會低估自己子女的能力及擔心子女的表現影響其他人,故造成過份的保護。但同時家長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學業上能有好成績,會要求子女以成績為重,令他們可參與或體驗的活動減少,限制了SEN學生追逐自己的夢想。

有見及此,就家長的擔心,我們都會有以下的調整。第一,主動聯絡家長,說明讓子女參與活動的得著。第二,鼓勵家長讓子女有機會獨立體驗,放手更多。例如:在工作實戰的模擬招聘會當中,有時有部份學生的家長都會陪同子女前來,不過我們都鼓勵家長在門外等候,讓SEN學生可以有機會獨立體驗,學習成長。第三,事前聯絡不同的持份者,例如: 僱主。因為現時許多僱主都願意給予機會SEN學生,不過擔心不清楚如何與他們相處,所以我們會主動協調學生的實習安排,包括:學生的情況、如何給予指示等,而我們負責活動的工作員亦會與僱主互相支援。

第四階段是訂立個人目標的階段。我們會就每位SEN學生在就每位SEN學生每次活動後進行檢視/ 檢討。在面談的過程當中,正如前面提及,我們會協助他們定立一個合適的短期目標,再定期檢視。如在活動過後,他們發現所參與或體驗的並非自己有興趣,則重新思考或體驗的安排,最終制定他們一個屬於自己的人生規劃。

 當我們掌握整個訓練流程後,我們也要考慮活動內容上的設計。透過不斷接觸越來越多的SEN學生,發現即使舉辦同一類型活動,但只要有SEN學生時,活動的籌備、細節的安排、人手的分配、時間的長短、傳遞訊息的技巧等均需要作出調整。同時,我們需要因應SEN學生的特性,構思活動的具體內容,都希望能幫助他們達到有效的達至自我認識,了解個人的長短處、潛能與限制,了解生活中身邊的支援及資源,協助他們訂立個人最恰切的生涯規劃目標,不斷的自我探索,不斷的成長與進步。

]]>
精神健康復SOUL之路 https://kyit.sahkfos.org/%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5%be%a9soul%e4%b9%8b%e8%b7%af/ Sat, 31 Dec 2022 22:00:32 +0000 https://kyit.sahkfos.org/?p=7360

精神健康復SOUL之路

疫情不經不覺已持續三年,大家已經是處之泰然,還是仍歷久常新?仍記得當日確診個案破百,大家已是驚弓之鳥;到現在每天過萬宗個案,大家卻生活如常。或許是防疫物資,醫藥進步,甚至是生活智慧讓我們懂得如何應付病毒的挑戰。然而,口罩、疫苗可以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但卻無法確保我們的精神健康。

你的身、心、靈健康嗎?

疫情初期帶給我們未知的恐懼與擔憂,害怕自己會患病,也擔心身邊人會確診,而且亦會對種種未知的後遺症感到憂慮。另一方面,可能是資訊不足,又或是缺乏認識,大家很容易被各種流言蜚語引至致焦慮不堪。

 

疫情長期持續,大家的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擾。青少年縱然未如家長般,需要在疫下為口奔馳,甚至擔心失掉飯碗;但是不停更改的上學模式,由網課到實體,再返回網課,反反覆覆,無日無知。同學們一方面擔心成績,另一方面在復課後又要面對追趕教學進度,可謂百上加斤。 網課另一個後遺症是令到青少年人長期缺乏實體人際網絡支援,同時亦缺乏有益身心的餘暇活動,使他們面對情緒問題亦缺乏支援。

 

復課後,青少年人要重新適應學校紀律,建立正常社交關係。對於被困在屏幕三年多的他們來說,可說一點也不易。有報道亦指出,當青少年們長期活在口罩背後,無形中會加重他們在實體世界的社交焦慮感。

因此,在這後疫情時期,童軍知友社除繼續籌組物資給有需要的家庭外,我們亦極力關注青少年人的精神健康。我們一直提倡“SOUL Keeper” ~ 精神健康守護者的概念,希望家長與及青少年人能先從“SOUL”四個滋養心靈的基本元素:支持(Support)、觀察(Observe)、理解(Understand)及聆聽(Listen),提升守護自己及身邊朋友精神健康的意識,共同創造關心氛圍及環境(Context  );在精神健康的平衡遇到壓力或衝擊時,我們可運用「1問2應3轉介」 的守護三步曲,採取實際的守護行動,達至及早辨識身邊人的情緒危機,再做到及早介入加以支援。

我們誠邀各位家長及青少年一起正視自己及身邊人的精神健康,共同創造一個有利滋養精神健康的社區。而我們將陸續推出關於“SOUL Keeper”及精神健康的活動和訓練,記得留意呀!

]]>
精神健康—感謝你們 https://kyit.sahkfos.org/v3-%e7%a4%be%e8%a8%8a%ef%bc%88%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6%84%9f%e8%ac%9d%e4%bd%a0%e5%80%91%ef%bc%89/ Wed, 13 Jul 2022 15:58:43 +0000 https://kyit.sahkfos.org/?p=6123

童軍知友社 童衡家庭及青少年服務計劃

註冊社工

郭彥佐先生

多元藝術/媒介讓我們為爲彼此的SOUL Keeper

青少年精神健康一直是本社重點發展項目之一。踏入21世紀—一個以多媒體成為主導的年代,如何有效回應青少年精神健康的需要?互動、具創意及多媒體的形態發展必然是重要元素。「SOUL Keeper靈魂守護者計劃」以多元表達藝術作為介入手法,配合針對個人層面及社區層面進行線上、線下活動,將電子服務結合實體活動,以擴展實境技術(Augmented Reality,AR)、虛擬實境(VirtualReality,VR)及心靈互動畫冊等印刷品,互相配合推動精神健康。計劃透過實體的「心靈互動畫冊」,讓參加者掌握關顧自己及別人的精神健康的技巧;而電子服務則有助參加者學習新的概念及技巧在想像力(Imagination)、互動性(Interaction)及融入感(Immersion),學習作為「Keeper」的方法,讓大家從不同媒介認識「SOUL」的四個基本元素及學習和掌握「Keeper」的守護三步曲,提升青年及其持份者關顧自我/別人及守護身邊人精神健康的意識及技巧,共同創造關心氛圍及環境(Context),建立精神健康友善社區,成為彼此的「SOUL Keeper靈魂守護者」*

應用擴展實境技術(Augmented RealityAR)(「知心繪本爸爸的神奇背包」電子繪本

AR及VR最大優勢是能提供一個設合需要的虛擬實境,並透過當中與虛擬人物的互動及環境的沉浸感(Immersive Experience),大大增加活動本身的趣味性及投入感,令使用者有更高程度的情緒投入強化當中的學習記憶。的神奇背包」製作成電子繪本

 

於AR應用層面上,透過SOUL Keeper AR應用程式<SOUL Keeper –滋養心靈> ,透過團隊合作,打破困惑、突破自己,認識SOUL的四個滋養心靈的基本元素,種下照顧他人的種子,提升他們察覺自己、身邊家人或朋友的精神健康。

 

另外,透過將「知心繪本—爸爸的神奇背包」製作成電子繪本,讓家長更容易掌握陪伴子女的基本元素及技巧。同時,親子也可透過電子繪本,體驗AR小遊戲,創造優質親子時間;強化家長的SOUL Keeper 角色,從而強化兒童的自我精神健康管理。爸爸的神奇背包AR介面

虛擬實境(VirtualRealityVR)遊戲訓練(暫名:守護遊戲)

示範以AR程式進行精神健康訓練活動

在SOUL Keeper VR 應用程式(守護遊戲)訓練中,我們期望使用者能夠在一個模擬環境中,透過模擬環境中的即時互動,讓使用者能在一個模擬環境,嘗試將所學到的技巧運用出來,強化技巧及學習記憶。

立體填色影像遊戲應用程式<精神健康樂繽紛>

除此之外,為了可以吸引更多人關注這計劃,童軍知友社亦開發FOS-精神健康樂繽紛,AR 3D立體填色影像遊戲應用程式,透過為守護小精靈「知知」填色,及製作專屬自己的3D影像,引起公衆對本計劃的注意。

「精神健康樂繽紛」
AR遊戲內容

靈互動畫冊

與知名插畫家「塵」合作編寫「心靈互動畫冊」,配合心靈互動工作坊,透過畫冊的一字一句及線上聲音導航,認識SOUL的四個基本滋養心靈的元素,學習Keeper守護三步曲,種下照顧自己及他人的種子;提升守護自己及身邊朋友精神健康的意識,共同創造關心氛圍及環境(Context);達至能夠「及早辨識身邊的人的情緒危機,再做到及早介入及支援」,從而好好守護青少年成長。透過繪本中的一字一句,帶領參加者運用「SOUL Keeper 」的概念及技巧,從關顧自己開始,提升個人覺察能力,滋養自己的心靈。

Cheer噏系列」Youtube頻道

我們於過去一年建立了一個以青少年精神健康為主題的Youtube頻道:「Cheer噏‧心呼吸」,以多元化形式向青年人分享精神健康資訊,包括守門人技巧、認識情緒及欣賞自己等。除了製作影片之餘,我們更訓練了一群青年人,成為多元藝術創作人。來年他們會繼續製作更多影片,於「Cheer噏系列」繼續宣揚精神健康訊息。

*SOUL是靈魂的意思,我們比喻為人的精神健康;SOUL Keeper 是指靈魂的守護者,當中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分是SOUL,包括心靈及身體,意指照顧、滋養彼此的靈魂(精神健康);第二部分是Keeper 守護三步曲,意指當「靈魂」出現不平衡的狀態時,我們可採取的支援及保護行動,守護靈魂,讓它及早回復平衡狀態!

]]>
SOULKeeper的自我關顧 https://kyit.sahkfos.org/soulkeeper%e7%9a%84%e8%87%aa%e6%88%91%e9%97%9c%e9%a1%a7/ Wed, 13 Jul 2022 15:46:56 +0000 https://kyit.sahkfos.org/?p=6118

大家有幾耐沒有聆聽自己心中的聲音,關顧自己?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也要好好照顧自己。黎緊10/7我們將舉行SOUL Keeper精神健康巡禮,當中活動讓大家學習守護自己守護他人,成為彼此SOUL Keeper!詳情請留意短片內的報名方法!

]]>